行业动态

【行业资讯】“限制燃油汽车产能”信号,传统汽车水深火热?

2017-03-31

      


现代意义上的内燃机诞生于德国,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发动机的汽车诞生。保时捷、奔驰、大众均为德系厂商。不过现在它们准备亲手埋葬自己的发明。据2016年10月9日消息,德国联邦参议院已经通过了一项决议,将在2030年禁掉内燃机。

未来只允许零排放的车辆车路,它们给各家制造商留了14年的缓冲期。未来,如果欧盟同意,这条决议还将被推广到全欧洲。

德国计划从2030年开始不再批准新的燃油车上路。虽然德国各党派对这一计划大都表示支持,但是汽车工业却对计划的现实性表示怀疑。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对此持拒绝的态度。该联合会表示,这项倡议无论是从气候保护、工业政策还是福利政策哪个层面来讲都没有意义。即便是大力主导推进销售电动汽车的企业都猜测,2030年仍然会有三分之二的新车是燃油车或者混合动力车。


最近发改委发声,中国也即将“限制燃油汽车产能”?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在京召开汽车投资项目管理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司长年勇在会上重提禁止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并将继续实行严格控制现有汽车企业扩大传统燃油汽车产能。同时规范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条件,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

2016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精简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以深化改革更大释放市场活力;决定简化外资企业等审批管理,营造扩大开放的更好环境。

当次会议上,一个有关汽车行业的决定,引发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即“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这意味着,目前我国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的数量已达上限,今后只会越来越少。这表明,我国政府将进一步控制传统燃油汽车的产能扩张,同时加大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支持力度。

如今发改委再次重提,也就不得不让我们再次认识到这一现状未来发展的严峻。

那么,这一信号究竟又代表了什么,国家又是如何去控制传统燃油汽车发展的?衡量的标准又是什么?企业将如何去做?


压力严峻 政府“穷”则思变



在此次发改委召开汽车投资项目管理会议上,在场的包括北京等12个省级发改委负责人均围绕此次《意见》和汽车产业发展进行激烈讨论。

不得不说,这样的政策制定未来将直接影响某地区经济、税收等直观利益,对于相关企业也是考验其生死的变革。倘若我们透过政策来看本质,国家为何会出台调控传统燃油汽车产能的政策?

通过查阅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全年汽车的产销数据,我们不难发现,2016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811.88万辆和2802.82万辆,同比增长14.46%和13.65%。

而当我们查阅自2010年至今长达6年的产销情况发现,中国汽车产销都在以平均每年190万辆的速度递增。

而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0.7万台,虽同比增长达53%,中汽协也公开表示符合当年50万的销量预计,但要知道这样的数字与全年的销量总体间的比重,仅占了1%。

反而,在SUV车型近年狂热的大背景下,2016年全年,SUV车型的总销量多达1142万辆,同比增长25.6%。SUV车型的销售总量已经占汽车总销量半数以上,要知道,SUV车型销量的狂热,势必带来更高的油耗和排放。虽然去年还处在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刺激下,小排量SUV得以发展,但总量却远不及大排量的SUV车型。

如今,中国已经处在能源、交通、环境多重危机与考验的大背景下,控制传统燃油车,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当务之急。


这一决定更大的受益方可能将是自主品牌!



“事实上,限制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让出道路。”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明,“虽然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无法再建立,但新能源汽车这条路还没有堵死。”

或许在有些企业眼中,控制燃油车的产能,以目前的形势来讲,只是国家对于未来规划的一个美好愿景,并不能短期立即实行十分有效的管控措施。

但崔东树认为,对于一些商用车企业和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的合资项目而言,该决定可能对产生较大的影响。“商用车企业若想为轻卡、大客车、中型客车成立新的项目,审批通过的难度就会更大。此外,合资企业合资项目的申请难度也将加大,内资企业可以通过壳资源进入,而合资企业则行不通。”他表示,这一决定更大的受益方可能将是自主品牌。

同时前不久,当国家将史上最严“国六”标准提上日程时,已经充分在表明国家对于燃油车的产能正在着手进行管控。

去年,国家环境保护部明确表示:从2020年1月1日起,凡不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新车将不得生产、销售、注册登记,不满足“国六”标准要求的新发动机将不得生产、销售和投入使用。

而新“国六”的主要核准的条件就在:尾气排放标准、平均油耗和碳积分。而这些方面恰恰更容易给过去在燃油车上追求销量的自主品牌带来巨大压力。

而平均油耗和单车油耗的规定也定然会迫使许多企业在大排量上作出妥协。眼下,国内的诸多合资企业都已经将原来放在合资生产的大排量合资产品转为进口,这样的举措正是在有效的规避直接被拉高的整体企业油耗。


政策实施,对汽车行业即将有哪些影响?



如果未来国家进一步严控排放标准,这对于企业的考验就显得非常严峻。毕竟,企业要达到更优的尾气排放标准,就必须提高尾气的处理以及燃烧系统的精度和复杂程度,而这样的做法定然导致其配套的设备增多以及精度增高,从而导致企业成本增加。

这样的结果也就定然会导致一些技术力量薄弱的车企被淘汰出局,而偏重燃油车的自主企业就要面临转型,成本极度增加。

如果不转型,依旧单纯依靠生产大排量车型为主,就一定要向普遍生产排量较小燃油车型的企业购买碳积分,久而久之造成一个无法盈利的恶性循环。

因此,车企尽早去布局新能源汽车对于企业长远发展就有了十分重要意义。

(信息来源:汽车预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