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美媒深度报道比亚迪:它是如何成为特斯拉最大威胁的?

2023-10-07

      

几年前,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还在为公司的生存而发愁。但是现在,比亚迪几乎就要夺走特斯拉的世界头号电动汽车制造商桂冠。美媒周三发表深度文章,披露了比亚迪的逆袭故事。

今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卖出了431,603辆纯电动汽车,距离特斯拉的435,059辆只有一步之遥。到今年年底时,比亚迪有望卖出180万辆纯电动汽车,与特斯拉打成平手。特斯拉今年的销售目标就是180万辆,高于2022年的131万辆。

这些数字都是比亚迪翻身后的高光时刻,它也曾经历过“要活下去”的艰难处境。那么,它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特斯拉最大威胁的呢?

电池从模仿开始

1995年,王传福创立比亚迪,生产用于手机和其他设备的小型电池。比亚迪内部的知情人士称,公司一开始是模仿日本领军企业三洋和索尼的产品。

在深圳,王传福从一个富有的表亲那里借了30万美元,雇了1000多名工人,并将电池生产分解为数百个步骤。知情人士称,这个过程即便是没有怎么受过培训的工人也可以在没有昂贵设备的情况下完成。哈佛商学院有一个案例研究,讲述了两名比亚迪员工如何将一块胶带从电池上取下:一名员工将胶带的一角撕掉,另一名员工将整个胶带撕掉。这个过程的目标是速度,并避免使用昂贵的机器。

王传福曾在采访中表示,当他提出“BYD”这个品牌时,它并没有具体的含义。现在,比亚迪称BYD的意思是“成就梦想”。不过,据比亚迪高管们透露,王传福曾经在创业初期开玩笑说,BYD真正的意思是“带给你美元”(Bring Your Dollars)。

比亚迪发言人回应称,公司重视知识产权,尊重同行和市场规则,没有模仿索尼或三洋。

背后的女人

在中国,王传福是一位出了名的“铁公鸡”。他现在出门仍然坐经济舱,自己推着行李箱。他的妻子李柯相对低调,负责海外业务和销售,并谈成了一些帮助比亚迪声名大噪的大型交易。熟悉他们的人把两人的搭档形容为“男主内,女主外”。王传福专注于制造产品,李柯负责把产品卖给商业伙伴。

比亚迪高管透露,公司内部都知道王传福和李柯是一对夫妇。一位见过王传福和李柯的人说,当他们被介绍给别人时,他们被称之为夫妻。此前,国际媒体没有报道过他们的这一关系。

李柯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了统计学学位。1996年,李柯加入比亚迪。尽管当时她的英语还不熟练,王传福还是派她去欧洲和美国寻找可能对中国电池感兴趣的手机公司,卖点就是中国电池比日本领先供应商的电池便宜。李柯明确对客户表示,比亚迪将努力满足客户的定价和时间要求。比亚迪高管回忆,一位客户曾经和比亚迪的员工开玩笑说,李柯学会的第一个英语短语肯定是“我们能做到”。

摩托罗拉前高管迈克尔·奥斯汀(michael Austin)透露,上世纪90年代末,李柯突然出现在他的亚特兰大办公室,要求与公司的采购团队会面。奥斯汀回忆说,他对比亚迪依靠工人而不是机器的生产方法感到震惊,并担心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李柯通过解释公司如何实施完善的流程来剔除缺陷说服了他。“她非常咄咄逼人,非常有说服力,她成功了。”奥斯汀说。后来,奥斯汀在比亚迪美国业务担任了十多年的高管。

2000年和2002年,李柯分别将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变成了比亚迪的客户,这使得比亚迪跻身世界前五大充电电池制造商之列。当时,手机销量开始爆炸式增长,比亚迪是成本最低的电池供应商之一。

比亚迪发言人回应称,公司强调技术发展和系统建设,重视团队合作而不是个人。该发言人没有评论王传福与李柯的关系。

进军汽车

2002年,比亚迪在香港上市。王传福使用上市筹集来的部分资金收购了一家武器制造商没有做成功的汽车制造业务。当时,他已经在制造电池,并看到了电池在汽车应用上的潜力。日本丰田汽车在上世纪90年代末推出了普锐斯,开创了油电混合动力车的先河。

比亚迪的第一款车是2005年发布的汽油动力轿车F3,外观与丰田卡罗拉几乎一模一样。在外行人看来,这两辆车唯一的区别就是车标。当时,中国媒体播放了一些维修店的广告,这些维修店可以使用丰田的Logo替换比亚迪的车标。

王传福从不忌讳他的模仿策略。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亚迪从别人的成品中获得灵感,并擅长分析汽车找出哪些部件是受到专利保护的,然后避免使用这些部件,复制其他部件。

“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然后我们才能站在他们的肩膀上。”他在2021年接受中国新闻节目采访时说。

垂直整合优势

在汽车行业,王传福复制了他在电池上的生产方式,以降低成本。他避免在自动化上进行昂贵的投资,雇佣了数千名工人来处理简单的流程。他与员工签订短期合同,并在几年后替换他们,以避免工资上涨。

比亚迪几乎自己生产了所有汽车零部件,从底盘到车灯,最后是半导体。在进军汽车行业伊始,王传福就决心让比亚迪自主生产汽车中最重要、最昂贵的部件,包括电池。

在垂直整合优势的帮助下,王传福能够把汽油车F3的售价降到只有8000美元,大约是当时丰田卡罗拉价格的一半。尽管汽车分析师指出了F3存在的质量问题,比如车窗不能正常上下升降,但F3在2000年代末还是占据了中国销量排行榜的榜首。

股神入股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股神”巴菲特和他的团队是少数注意到比亚迪的美国人之一。2008年,时任巴菲特副手的戴维·索科尔(David Sokol)前往深圳考察比亚迪。

李柯向索科尔介绍了比亚迪电池的竞争力及其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其中包括比亚迪将于当年晚些时候在中国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原型。李珂还谈到了比亚迪在中国以外扩张的愿望,包括进入美国等市场。

王传福带领索科尔参观了比亚迪工厂,介绍了比亚迪汽车的制造和测试过程。某些情况下,比亚迪会对电池进行穿刺试验,以测试它的防火能力。

知情人士称,在参观过程中,为了向索科尔展示比亚迪电池对环境的友好,王传福给自己倒了一杯电解液,喝了一小口。这种混合物味道并不好,但王传福此举是想表明,比亚迪的电池有解决环境问题的潜力,而不是制造更多的环境问题。索科尔拒绝了品尝的提议。

当年9月,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通过其能源部门,以2.32亿美元收购了比亚迪10%的股份。当时,该能源部门由索科尔主管。后来,索科尔离开了伯克希尔。

3个月后,比亚迪抢在了通用汽车、丰田前面,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到2009年底时,比亚迪的股价上涨了五倍多,伯克希尔持有的比亚迪股票价值超过10亿美元。根据《福布斯》富豪榜当时的排名,王传福已经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

第二年,比亚迪开始生产其首款纯电动汽车。2010年代中期,在补贴、减税等政策的支持下,比亚迪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比混合动力领导者丰田的同类车型便宜得多。

2018年,比亚迪的成功吸引了时任丰田汽车CEO的丰田章男来到深圳。在会面前,王传福告诉同事,他担心丰田章男会提到比亚迪早期的汽车与丰田的车型有多么相似。知情人士说,相反,丰田章男在会面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向王传福提问,问他是如何实现如此低成本生产的。

活下去

2019年,特斯拉开始交付在上海新工厂生产的汽车。由于不需要支付进口关税,这些汽车在中国的售价能够比之前的特斯拉车型低得多。2020年上半年时,在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中,大约有五分之一是特斯拉,高于一年前的6%左右。

比亚迪在价格上与特斯拉展开竞争。该公司近年来生产的一系列汽车具备了更高端车型才有的豪华感,但价格仍低于特斯拉车型。

然而,比亚迪在续航里程上难以与成本较低的对手竞争。比亚迪曾生产了一批续航里程更长的汽车,使用了一种更强大的新型电池。但是早期报告显示,该电池容易起火,因此这些车型的生产被暂停。

2019年,由于面临新的竞争、补贴减少,比亚迪的汽车销量比上年减少了21%。2019年,比亚迪利润下降了近一半。

王传福说,比亚迪当时的一个目标就是活下去。

刀片电池

2020年,一款新电池让比亚迪重获新生。这种电池被称为“刀片电池”,是王传福和他的工程师团队花费了数年时间投资研究的众多实验技术之一。那时,他们试图找到一种更安全的电池,驱动汽车行驶更远的距离。

这种电池长而扁平,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功率输出,它的首次亮相是在比亚迪的“汉”电动轿车上。该公司表示,“汉”一次充电可以行驶375英里。这款车的售价约为3万美元,比同样续航里程的特斯拉Model S便宜约4万美元。

到2020年下半年时,比亚迪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汉”的需求,并推出了使用刀片电池的新车型。比亚迪在销售策略上胜过了本土电动汽车新贵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因为它拥有涵盖各种细分市场和价格的汽车组合。

从2020年到2022年,比亚迪的全球销量增长了两倍多。现在,它是中国最畅销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目前占中国新车销量的近三分之一。去年,比亚迪停止生产纯汽油车。

国际扩张

比亚迪高管称,该公司将商用车视为一种开拓海外市场的途径,同时又不会在更大、更敏感的乘用车市场挑战当地制造商。据报道,该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在多个海外市场推出包括电动卡车在内的新型商用车车型,这属于其逾200亿美元扩张计划的一部分。

李柯一直在为比亚迪的扩张打基础。过去10年,在她的领导下,比亚迪达成了向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多个国家的车队运营商供应电动公交车的协议。

最近,比亚迪大举进军欧洲和东南亚,通过出口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中国产电动汽车展开扩张。比亚迪的目标是在明年将出口销量提高一倍左右,达到40万辆。在中国以外,它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瑞典、泰国和以色列等市场的头号电动汽车销售商。

在上个月慕尼黑举行的车展上,其他车企的高管纷纷前来参观比亚迪的展台。与会者需要提前几天预订,才能试驾比亚迪汽车。比亚迪的主要出口车型Atto 3在欧洲的售价约为4万美元,被定位为“平价高端”车型。

随着比亚迪将重心转向出口,美国和欧洲的政策制定者开始担心比亚迪和其他中国低成本车企抢占市场,目前正在努力建设本国的汽车产业。欧洲汽车制造商越来越直言不讳地将比亚迪及其中国同行视为潜在威胁。同时,欧盟已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鉴于当年的国际环境,比亚迪无法进入美国的乘用车市场。

投资银行瑞银估计,和北美和欧洲的传统汽车制造商相比,比亚迪拥有大约25%的成本优势,这主要归因于该公司自主生产零部件。瑞银分析师最近拆解了一款比亚迪2022年款车型,发现其中大约四分之三的零部件是比亚迪自主制造的。

今年8月,比亚迪在深圳举行活动,庆祝比亚迪第500万辆电动汽车下线。王传福当时回顾了比亚迪从一家电池制造商成长为汽车巨头的历程。比亚迪表示,公司生产100万辆汽车花了13年时间,然后用了一年半时间又生产了200万辆汽车,最近生产的200万辆汽车只用了9个月时间。

“中国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王传福表示。